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

关于社区产品...

一些琐碎的想法。

社区产品本身是难以吸引用户的。用户和网站之间的互动动力,是远小于用户和用户之间,甚至用户和管理员之间的互动,因此,运营的作用远大于产品的作用。产品设计应该是服务于运营需求,服务于最终用户。而自主开发的产品功能,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看作是管理员和用户之间的互动,通过产品的手段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社区产品围绕的依然是社区中的用户,通过产品构架让用户有明晰的适用路径(简单,容易上手),同时也创造出用户之间互动的空间。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类似,需要有空间和距离感,突破现实构架的社区结构容易让用户产生不适应。空间代表用户可以自主活动的范围,明确出这部分是我的,比如Blog,距离感就是类似隐私控制、好友、私信等。通过空间感和距离感来搭配出不同类型用户需要的不同社交工具。
看了一些本地化的生活社区,也有一些是纯粹娱乐化的大众社区,越发感觉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往往一个社区是难以满足其全面的要求,而不同需求所需要的产品结构是不一样的,生活社区和学术社区和娱乐社区的需求就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因为社区产品本身的特性,用户要融入一个社区,需要有一个自我身份确立的过程,否则只是一个简单的看客,不能算真正的社区成员。建立这样一个自我身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这样用户也就难以同时在多个社区中活跃。这里有一个机会。OpenID是一个好东西,XMPP(Jabber)也是一个好东西。
对单个的社区平台来说,主要的精力在运营,而现成的社区群件类的平台,又难以在产品功能研发上投入过多的人员,最终导致产品跟不上需求,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防SPAM等基本功能开发上。这也是为什么采用独立产品的成功社区非常少的缘故。而因为要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跟着运营走,导致在借用成熟社区群件的基础上还需要二次开发,进而在群件升级的时候难以分支合并。这里还有一个机会。

最后说一句,希望,以后不同类型的社区不同方向的社区,都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API,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参与不同的人群,更可以“搬家”。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式。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

关于推荐

这里主要说的是有固定对象的推荐和反馈行为
向好友发出推荐的要素
1、需要对被推荐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至少是自己觉得比较合意或有购买冲动的
2、正好有朋友可能比较适合,有需求
3、朋友和被推荐的对象属于一个类型的,推荐行为比较自然
4、推荐方式比较简单,可以复制网址并发送到IM工具上
随着关系的紧密程度,推荐分享的频率和质量都会上升。
对推荐的有效回馈可以增强朋友之间的关系
寻求推荐的动机
1、她的文章让我知道他是个专家(向专家寻求帮助)
2、可以预期咨询的对象有很大可能会进行回复
积分等可以辅助判断回复几率的元素有参考价值
进行推荐的动力
1、看到关系尚可朋友(必要?)的请求
2、推荐行为和自己的知识范围/兴趣爱好是相关的
推荐后若可以看到对方的反馈再好不过

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Blogspot 又恢复正常了?

啥时候Google的这个可以不断掉啊?比较了那么多,也就Google这样的公司比较注重小众浏览器,最近几天一直在和诸多BSP打交道,那些BSP的Blog页面叫做一个惨不忍睹啊。。。

衷心,希望可以多一些正常访问Blogspot的时间。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Blog/评价/点评/书签

新设想一个功能,得益于谭颖华的提点,在此表示感谢。

将互联网上的阅读习惯和书籍的阅读习惯对照,现在阅读网络资料的时候基本和阅读书籍时候没有太大区别了,但是缺乏一个比较好的标注工具,也即有一个书签系统,可以随时在阅读材料上标注出重点,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技术实现上,可以提供一段JS代码,实现划词、标记、保存的功能,此代码可以放置在书签中,也可以做成IE工具栏或者Firefox扩展。

进一步可以为BSP提供Widget,让读者可以在页面上看到其他读者的标注情况,并通过标注的关键词察看其他读者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方式比在底部直接评论要好得多。

对比这个采用YUI的区块评论来说,我设想的标注评论功能更多的是面向读者组织自己的信息,并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对比Google Notebook来说,可以更好提升添加评论方便程度,并整合各种书签。并有独特的分享标注的功能,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就是你在阅读一本图书馆借来的书,上面有很多以前读者的标注,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解答了你的问题。你更可以通过你感兴趣的标注,和标注人进行沟通探讨。

涉及的两个方面:
内容来源网站,最好是支持永久URL链接的网站,标注服务提供商,提供标注工具,并保存用户的标注数据。

标注服务可以结合各个书签工具比如美味书签,让用户可以把内容即时收藏,利用现成的工具完成书签组织,同时还能有标注工具纪录标注的内容。

总结一下:

标注服务融合了书签、评论和分享系统,同时改进了页面的展现。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标注的功能。标注功能在RSS Reader方面集成是比较简单的,或者由BSP提供服务,更或者采取发布工具的形式提供第三方服务。

面对的挑战有:一旦流行,模式和技术容易被其他人复制,小网站无法面对来自大型BSP或者成熟RSS Reader的竞争;Google Notebook也会有所改进。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透过现象看本质:IM工具和受众比例

首先转载一个调查报告:

Gtalk月均互联网消费400元以上的受众比例高于MSN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Netmeasure 2007中国网络视频媒介受众测量报告》数据显示,Gtalk月均互联网消费400元以上的受众比例高于MSN 。

·MSN、Gtalk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受众比例明显高于QQ、新浪UC
·QQ受众学生比例相对较多, MSN公司职员比例相对较多
·搜狐搜Q网龄4年及4年以下的受众比例明显高于QQ、MSN
·skype、MSN年龄在26到40岁的受众比例相对较多
·即时通讯三高互联网受众新网民比例较少
·7成Lava_lava三高受众为技术人员
·即时通讯服务商三高受众年龄集中在26岁到40岁
·即时通讯与门户网站受众重合度极高
·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受众重合度极高

看看问题的本质:IM和门户网站受众重合度极高,IM和搜索引擎受众重合度极高,这两个其实是废话,因为IM和门户、搜索是当前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而eMail则不是那么广泛了。当前eMail在低龄用户中基本没有什么用,大家都喜欢那种直接的IM交流,同时利用鼠标点击来查阅信息,通过少量的关键词输入来搜索信息。
为什么Skype和MSN在高端用户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呢?显然,Skype主打语音服务,这个是低收入的学生等没有需求的范围,MSN在网吧不那么容易用,还默认纪录密码关联账户,自然只适合有自己的电脑固定上网的人群。QQ则大不一样了。
Gtalk显然是因为新,有勇气尝新的用户基本都愿意在互联网中消费更多,因为都是新鲜的东西。这个和Mac用户三高人群比例也是一样的。
搜Q主打低端的入门路线,也因为用户接触互联网时间短,容易被没有用户基础的IM工具的繁多功能所吸引的缘故。等用户逐渐树立起网络虚拟身份(代表是QQ号码、MSN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相对固定并在真实身份中体现如名片),则用户更偏重于选择用户最多使用最方便的工具。其目的不是娱乐和聊天,而是建立沟通。
IM工具会降低生产效率的-____-b 有事情还是多通过电子邮件来的好。
我觉得如果交叉调查一下IM和电子邮件使用的频繁度,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IM使用减少而电子邮件使用增加。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视频搜索之路

应友人之托,粗浅说一下对视频搜索的认识。

说视频搜索,肯定要从搜索出发。搜索是以查询为主的信息分拣工具,和早期互联网的网页目录(这个方面Yahoo!是先驱)相比,搜索面向海量的内容信息,以关键词为基础分拣信息。搜索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分词(自然语言理解)和相关性排序上。早期搜索完全依据内容中关键词出现的频度,进而出现了针对性的作弊,随后加入了引用等参数,目的也是为了让搜索结果排序更加科学,用户可以在第一屏满足自己的需求。

用户在搜索的时候输入的是文字(通常是关键词而不是自然语言,搜索引擎不能高效解析自然语言,因此用户需要适应机器的理解要求,往往使用布尔表达式),就让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无法直接建立和文字的相关性。目前对非文本内容的搜索一般是通过对其描述文本进行处理而达成的,精度有限,难以提升。

进而,除了有用户拥有明确的搜索需求外,还有大量用户并没有明确的关键词搜索,他们的需求是看看周围有什么新鲜的,有什么可以看的内容,往往这些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确实是什么,难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方式获得满足。这些用户往往通过浏览网页,查询到自己希望的内容,进而去搜索相关非文本内容。在这个环节中,网页浏览进一步帮助用户明确了自身的需求。

说了很多废话,在视频领域,有如下几个角色:
* 视频制作者
* 视频发布站(托管)
* 视频浏览入口
* 视频浏览者
* 视频评论者

视频搜索,扮演的应该是视频浏览入口的角色。视频发布站为制作者提供托管,承担托管成本,并提供广告嵌入等服务。目前的格局是有众多的视频发布站,争相希望自己成为第一,进而拥有大量用户,但实际上争取浏览者,发挥广告作用应该从浏览入口上入手,稳定发布,多种来源。这个时候谁能带来大量流量,谁就有话语权。待这个产业进化为少数大型发布站后,谁拥有优质的内容,谁就有话语权。这样,视频搜索最初的定位就应该是方便访问者,让访问者可以更快速查找到各个网站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查找和某视频类似的其他视频等,进而和大型发布站联合形成规模效应。

了解得不是很深,下面畅想一下视频搜索可能的发展路径。

1、社会性元素的融入,基于用户的浏览习惯提供针对注册用户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不知道要看什么的时候的需求。可以考虑用户视频收藏(看到好视频可以及时收藏到自己的视频库中,以备以后重复观看或者和其他用户分享),运用标签等方式,集用户的力量建立视频-文本的联系。
2、缩减同质视频,将同一内容而被广为转载的视频内容集合在一起,增大有效信息量。增添多种排序方式,可以依据时间、浏览量等因素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采用搜索建议等形式,引导用户搜索需要的内容。
3、增大和其他网站合作的部分,将搜索引用作为其他网站的功能部分。

最后,搜索是个简单的工具,而单纯的工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一个搜索网站如何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用户,非常关键。

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网状的互联网

我一直在思考,Wikipedia为什么成功。Wikipedia中用户的贡献动机之一在于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进而,这些用户显然都是作为普通的浏览用户在Wikipedia上获得了满足,进而才会进行贡献。因此,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是Wikipedia成功的关键。

通过Answers.com进行条目的横向对比,可以明显看出Wikipedia上的内容完备程度高,更关键的是有非常多的条目间链接。这些链接将相关或不相关的条目组合在一起,让阅读者更能查阅到所需信息。阅读者还可以通过Wikipedia上罗列的参考资料获得更加详尽的信息。

综合来说,Wikipedia更类似一个人力的搜索引擎,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信息加以组织整理,满足用户对关键词信息查找的需求。进而,关键词的数量增长是缓慢的,也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梳理的,缺点就在于庞杂的分类体系(Wikipedia也一直烦恼分类的规范化)。

同时,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往往依赖于直接简单的方式。所以,搜索引擎的出现帮了很大的忙,通常在互联网寻找资料的途径不外乎搜索引擎(首选),专业数据库搜索(比如很熟悉的期刊网),链接指向。(因此,如何让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向这些形式靠拢,以及如何让不同的搜寻方式更加易用,是值得研究的。这个话题以后找个机会说说吧。)

因此,通过关键词的节点,将信息组织在一起,对读者就更加方便了。互联网因为链接的存在才成了网,因此一个超文本系统,对网站的读者和设计者来说都非常必要。保持链接的相关性,能给读者更好的导航体验,吸引更多的点击数量,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

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

为什么要贡献?--用户贡献动机分析

首先,推荐参考资料。
The Economies of Online Cooperation: Gifts and Public Goods in Cyberspace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公共品,也即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在信息社会,资源是信息,而信息可以被复制,同时,信息通过一定的保护可以做到排他,但是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版权保护的MP3进行录制后进一步压缩),属于俱乐部品(Club goods,如有线电视)性质。因此,普通的商品经济原则将不再起作用。也即信息的生产者制造了信息(如贴了图,发了评论),消费者(使用者)一方并不能独占其信息,其使用完全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看视频等对服务器带宽等的影响暂且不考虑)。
礼品经济学(Gift Economy)指物品易主发生在没有明确交换协议的情况下。通常是投桃报李式的回报。这个时候,礼品拥有了“赠与者”的属性,通常接受者更关注是谁赠与了自己。所以,在描述的时候通常是“小王送给我的巧克力”,而不是简单的“巧克力”。交换是不确定的,用户通常不在意自己立刻可以获得回报,但是将来可能通过赠与树立在社区中的威望,从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
用户都是在做了BC分析后才作出最后的行动的,如果一个社区中少看到用户的互相回馈行为时,用户的贡献动机就会减弱。同时,用户若可以搭便车,享受其他用户的贡献而不必回报,则贡献动机减弱。比如,在BitTorrent软件中,下载完成就停止上传。因此,对用户可能需要有激励行为。Stumble是鼓励用户评价,之后根据评价的情况给用户进行推荐,这样用户就有评价的动力(自利)。del.cio.us也提供用户标签分类的功能,用户利用这个功能给书签分类,实际上是贡献给del.cio.us以标签数据,进而网站可以利用这个标签数据给用户进行推荐等。
而在一般的社区中,体现用户贡献的数量或者质量,突出贡献高的用户,依然是满足用户名望的述求,进而让用户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这样的运作方式多样,不一而足。
简要分析了用户贡献的动机以及可能的激励方向,核心还是在于用户进行BC分析的决策过程,其根本的目的还是满足了需要。贡献行为如何可以和其需要挂钩,是关键。

进而,一个好的社区,无不是在这个挂钩上做得出色。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Why Blog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Blog。写Blog给谁看?或者只是简单放在那里不在乎有谁来看?动机是什么?

有部分人的需求,是写了给自己的朋友来看,通过WLM等工具,朋友可以接受到推送的更新通知,这样自己写的东西容易被朋友看到,恰好的把握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和之前说twitter的时候一样,和好友之间不需要过分紧密的距离,只需要把东西摆出来,然后让有兴趣的人关注,进而,建立“对等的关注度”

还有部分人的需求,理所当然把互联网用户当作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写的内容就是需要被大家关注的,希望成名。他们的做法通常就是除了写Blog的时候加入trackback链接,以在浏览量高的blog上留名,更经常给他人留言,邀请人来关注自己。

还有部分人写给自己看,全然不希望熟悉的人看到,反而不介意陌生人的到访。毕竟,无法选择控制自己读者,有很多涉及到其中部分人的事情,不太方便在Blog上发表(我觉得这个是道德问题),如果真觉得值得一说,自然应该找一个私密的地方来写。以前这个就是日记,但是纸质日记越来越少有人写,而离线的日记容易丢失(特别在这个病毒泛滥,电脑质量也不牢靠的年代),放在线上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同时,可能还因为被陌生人关注,从而找到一些有共鸣的朋友呢?

还有部分人的需求是把Blog作为推广的平台,这个和第二类比较接近,但是他们一般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因而不需要自主宣传自己的Blog,只需要不断发表一些对读者胃口的观点看法,顺带宣传一些和自己私利有关的事情,这,类似于自媒体。或者,我认为这才是自媒体。

我自己算兼而有之吧,写给需要的人看,写给朋友看的都有,唯独不喜欢自说自话。

请问:您属于哪一类?若还有补充,请回复告诉我,非常感谢!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信息过载与信息分拣

信息过载是我考虑的前提。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但是,相比较,应该说有价值的信息的比例在降低。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在增加,成本在增加。因此,以后互联网信息产品需要提供给用户的不应该是“最多最全面”的信息,而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OK,这里涉及到的用户是怎样的用户呢?是那些要买手机,但是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型号,只会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手机”然后回车的大多数人。对我来说,当我不知道应该要找什么的时候,是最困惑和浪费时间的。

由此,对用户来说,需要一个“搜索助手”,让用户知道自己真正找的是什么信息,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现在的搜索引擎不是都有关键词过滤的功能么,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不会用。以及,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搜索什么关键词,可以返回足够数量的信息以便下一步分拣。

再看看被人诟病的Google Suggest,诚然,面对中文用户,这个产品比较失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Google Suggest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提示“搜索这样的关键词,可能可以获得你需要的信息”。毕竟,做选择题比做问答题简单得多。要多让用户“选择”而避免让用户回答过多的问答题。在搜索引擎里面不断尝试输入关键词组合,实际上就是回答问答题。

以前记得Google的搜索页面上可以排除某些不相干的搜索结果,从而使搜索结果更符合要求,不知道现在怎么没有了还是因为我的浏览器是Safari而不兼容。怯以为通过人工的判断加上机器的智能分析,可以对信息完成一个更好的分拣。

那么,一个比较好用的信息分拣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应该要是“过滤器”方式的,用户可以进行加入相关的内容,更换关键词,删除关键词等操作,而结果需要快速显示出来,不需要每次都“提交”。同时还应该有来源的过滤,排除特定的来源,增加某些来源的权重等等。

这样的搜索方式,在垂直搜索中可能有一定的用处,同时,在社区的海量UGC搜索中也有用武之地。分析用户本身的行为,从而对其贡献的内容进行分类。

“我只需要看到我想看到的东西。”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Twitter作为社区产品的特点

Blogspot Down,就在这里胡乱说两句。

twitter被说是一个好东西,好在哪里?也没有看明白诸人的说辞。大体上介绍一下,twitter是一个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IM、Web等方式发布“我在干什么”这样信息的网站。

特点:提供API,同时可以方便和Blog、IM等工具集成。

那么,为什么会有发布“我在干什么”这样信息的需求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把twitter看作是一个社会属性的Web站点,它提供了一个面向个人的发布工具,向自己的好友发布“我在干什么”的状态信息。简单说,这样的信息,只对好友有意义,对陌生人而言,意义不大。进而,现在许多社区的圈子形成后,圈子里的人会分享许多话题外的内容,包括一些琐事,这是现象。本质上,人需要和朋友交流,渴望获得关注。而通过直接通告对方的方式,未免太“二”了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下来,贴出来,然后爱看不看去。这样,就是人需要和认为自己是值得关注的人进行交流,有点拗口……交流需要是对等的,而不是主动的邀请。

这个是需求的产生。twitter是一个不错的社区工具,当然,受语言限制,在非中文圈推行需要时间,但是相信会有很多Clone站出现的,但是,更多的来看,twitter更应该作为社区的功能块,为核心圈子用户制造沟通的条件,缺乏单独的运用模式。

商业价值?目前看不出来,但是至少可以对活跃社区气氛,提高用户粘性有一定的帮助。

社区的运维和产品设计

对虚拟社区的发展来说,运维是最关键的,远远超越了技术的关键程度。很多采用模块化搭建的社区可以成功,核心就是运维。抓的点对,操作手法正确,就有好的发展。但是,是否就因此认为技术不重要呢?非也。运维的很多做法,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体现,这样才能对用户从技术的层面予以引导,引导出需要的内容来。如果运维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只能简单的通过单一的形式和用户进行互动,这样的运维是低效率的,肯定会遇到管理成本无限增高的瓶颈问题。我一直认为:维基百科般纯粹的自组织是不行的。
可以根据运维的要求,快速灵活改变产品部署,可以成就一个好社区。

2007年3月20日星期二

Blogspot Down

嗯⋯⋯无法正常访问了。

2007年3月13日星期二

从OpenID、CardSpace想开去

OpenID是个好东西,CardSpace也是一个类似的玩意,具体的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说说展望。

在所有网站都不需要注册,只需要简单选择自己的身份。很好,这个降低了注册的门槛,当然,降低了用户使用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许这个简单的改变,会让许多需要身份认证的服务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参见遥控器给电视观看习惯带来的变革)

之前和ox的讨论中说过,用户在一个社区中,可以把在其他社区中的经验、历史进行共享,这样,也更方便其他人对新进入者进行了解。这是一个好应用,用户更容易在不同网站之间迁移,因此,结合XMPP和OpenID,让不同网站的用户可以有沟通的可能,用户除了拥有一个虚拟身份,还可以让其他人通过这个身份和自己联系。进而,各个社区等完全可以坐享OpenID低成本带来的用户,从而更加需要在内容上吸引用户。

进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虚拟人格更加真实化,用户在没有“虚拟个体意识”的时候,会做出很多奇怪的举动,特别是和常理相违背的一些另人费解的举动。很显然,躲在虚拟的面罩后,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而真实化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人性”,也更容易沟通和交流。

显然,要进一步发掘用户的能量,这只是很小的一步,但应该是值得注意的一步。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考虑转换主银行账户到中国银行

理由很简单,中国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不依赖于IE。

当前我无理由要求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为了少数的Mac用户、少数的Linux用户而转换自己的整套系统,毕竟银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追求投入产出比。而少数的用户,自然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价值。

致招商银行的公开信这样的请愿,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进而,联想教育部把微软的软件使用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必修,以及我所毕业的那所学校仅提供Windows平台下的上网认证客户端,以及无数网站无视非IE浏览器、无数软件开发商无视多平台的行为⋯⋯

但是,回头想一下,没有人逼迫你用QQ,没有人逼迫你要用某些指定银行的网银,也没有人逼迫你一定要用微软的Office套件处理文档。作为最终用户,不满意的结果就是拒绝使用其软件/服务,抗议啥啊?实际行动从我开始。

银行对自由软件支持情况可以参考这个网页 http://wiki.billxu.com/moin/CampaignBankStatus

2007年2月6日星期二

拥抱weblog时代

网站在说访问量,访问量低啊,不是一般的低,怎么把访问量提高呢?其实从道理上说,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他满足需要后,下次还会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乃至于加入收藏夹、订阅Feed等等,都是如此。搜索引擎是使世界变平的巨大力量,而作为媒体网站,如果还沉浸在旧思维中,则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用户上网,期待看到的不是公关稿,而是活生生的人。比如,采访稿件,访谈,观点,评论⋯⋯用户期待那些专业人士可以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对业界动态进行点评。比如产品,用户关心的不是产品的技术参数,而是用过的人觉得这个东西怎么样,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比如新闻,用户关心的不是这个事情本身,而是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今后的产业发展的影响,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上面的是废话。weblog时代,就是可以让各个方面的专家都有机会发表一方观点,专家借独到的观点成名,而网站,依靠组织这些观点生存。weblog时代,不是让网站把所有的编辑记者埋在文章下,就给一个“计世网编译报道”,而是应当让读者可以切实体会到文章背后的思考的大脑,这,是品牌的灵魂所在。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执行起来那么复杂呢?文章更新数量多,一定可以带来访问量的大幅增长么?一天产业内的新闻可以有多少啊,挖到头也就是那么一些了,再细分一下,每个专业领域内能出多少新闻?仅仅是这些,还都是转载自其他的网站,无法做到新、快、全,如何领跑IT媒体?

哎⋯⋯叹口气⋯⋯

2007年2月5日星期一

用Safari来阅读RSS

我是一个Google Reader的初级用户,说初级,其实我的Feed大部分都是好友的Blog,而并不是属于那种订阅无数Feed的Heavy User。

前面说了我尝试了抓虾,以及,又稍稍体验了一下Bloglines,具体的体会按下不表,下面说一下今天的重头戏,Safari。

自Tiger开始,也就是2005年4月发布的Mac OS X 10.4,Safari升级到了2.0版,支持RSS浏览和订阅了,只是,我一直不习惯于使用“收藏夹”,对Safari的这个功能也不是经常用,一般都只是偶尔点击地址栏右侧的蓝色RSS按钮来看看RSS的渲染情况。

一直以为Safari说的支持RSS,也仅仅是可以在浏览器端查看RSS源,以及可以在书签中订阅RSS,察看更新情况。于是,作为Gfans的我,义无返顾选择了Google Reader。直到最近,确切说也就是3天前,我才发现Safari独特、强大的RSS订阅能力。

前戏做完,下面进入正题。本文面对的是Mac用户,用Windows的,就不适用了,Safari没有Windows版。

Safari的RSS阅读功能就是地址栏右侧的蓝色“RSS”按钮,通过点击RSS按钮可以直接阅读页面上的RSS源,但是如果有多个源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也不知道Safari选择哪个来阅读了,所以这个时候最好自己选择合适的源来打开。

Safari的RSS源管理是用“书签”来进行的。包括有书签栏、书签菜单,以及书签本身。推荐使用书签栏,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浏览的时候查看自己订阅的源的更新情况。

点击书签栏上的“显示全部书签”按钮,就可以进入书签管理器,这个时候可以在左侧精选中选中书签栏,然后在右侧新建自己的Feeds分类。这样,立刻可以在书签栏上看到新建立的分类目录。需要添加订阅很简单,打开一个源,然后按住源前面的图表,拖曳到书签栏的目录中就可以了。

这样出来的结果,就是书签栏上的书签文件夹后面可以显示出源的更新文章数量,点击书签栏上的书签打开对应的源进行阅读,然后可以很方便选择摘要的长度、搜索等等。

还是有点不方便不是么?我要看最新的文章,而不是一个一个源打开来阅读。OK,打开书签管理器,然后把书签文件夹后面的“自动点按”选中,这样我只要点分类的书签文件夹,就可以在当前的窗口中自动打开下面的所有源。这个很方便啊,就相当于把分类的源烧制在一起了。好,现在对我来说,Safari已经可以完全替代Google Reader了。很关键的一点是:离线的时候我也可以通过Safari看到预下载的源。这样,我使用的是一个“半在线”的RSS Reader,使用了默认的浏览器,不借助第三方工具。

下面,我要找一些第三方工具,看看OPML导入/导出,以及有没有更好的管理、分享工具。貌似记得有个美味书签的同步工具。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非常欢迎您向我进行推荐。

EOF

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

我看抓虾

因一些机缘巧合,我关注了一下抓虾,归纳整理一下自己的体会。

很早就知道抓虾这个产品了,一直的认识就是这是一个RSS Reader,别无他。进一步,抓虾在媒体上的一概印象,以及对比等,都是和其他的一些Reader进行的对比,比如Google Reader(我认为这个目前是纯阅读器,但是以后变动的可能很高)。第一次知道身边的人用抓虾,是看到自己的Space中的统计有抓虾的引用,然后问某女得知是夏侯同学用的抓虾。然后就是最近的一些体验了。

言归正传,说一下我体会的抓虾。抓虾居然不支持我的Safari!这个很痛苦。于是,我只好改用慢得不行的Firefox。第一印象就是抓虾不仅是个Reader,还有分享和阅读的元素在里面。这让我想到了Digg。于是,我想看看是否可以订阅其他人的分享列表,结果发现不可,觉得这应该是需要加强的一点。

抓虾的思路很好,利用方便好用的工具这一特点,吸引用户添加订阅源,随后可以把这些资源加以再利用,推荐给其他的人来看,进一步丰富浏览体验。但是,如何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抓虾采取的一个思路是把订阅同样内容的人聚合在一起,这样可以用户很自如的通过兴趣,以及源-用户-新源的方式来发现新的内容。可惜这个思路表现得不是很清晰,应该并不是非常多人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发现。

我添加一个订阅,为什么默认是公开的呢?就不能是一个非公开的添加么?这个对用户隐私方面的尊重确实是差了一点,需要加以改进。

订阅了自己的Spaces,居然发现有11个订户,很是吃惊,我怎么不觉得有人在订阅我的呢?后来研究研究才知道原来都是2007年1月附近订阅的。

添加订阅比较舒服的是我只要直接输入网址,就会自动发现源,然后添加,这样,就避免了对RSS这个概念的教育过程。只需要和人说,这个可以用来订网站,就足够了。这也应该是RSS作为工具的本质。进一步,抓虾应该考虑做Firefox扩展,做IE扩展,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功能。目前来说,用抓虾的,还是极客类的用户比例大一些,他们需要的就是简单方便。当然,也可以把这部分用户扔给Google,抓虾就做下里巴人。

抓虾的小组的方式很不错,可以看到后就直接转小组,然后分享给其他人。只是,假若改进一下比如把打分机制等都融合在一起,少一些功能的堆砌,可能用起来就更舒服了。不知后台统计数据里面有没有这些功能被使用的频率数据,应当根据这个对UI进行进一步的改造。

说到用户体验方面,抓虾的体验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对Safari的不支持就不说了,我费了半天劲才把默认的新手共享给去掉。我很喜欢的,使用Google Reader的时候很熟悉的键盘控制阅读,也是无法体验了。其实,键盘控制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对提升用户体验很有帮助,尤其是RSS阅读器这样一个用户群中Geek比例比较高的应用。

下面说说最关键的点,就是用了RSS Reader后,就会发现我想看的Feed会非常非常的多,以至于多到超越了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许多人面前,文章不断被更新,新的内容层出不穷,那么,谁又能看完所有的东西呢?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好的,对胃口的文章浮现出来。我希望,这个能够成为一个核心的竞争力来做。针对读者的个性化推荐。

社区、泛社区的概念和形式

社区、泛社区的概念和形式
社区,特指虚拟社区,说的是网络上的用户由兴趣、爱好等自然组成的群落。

BBS,特指版面-文章、发贴-回贴这样的用户交流形式。

Blog,是属于个人的BBS,仅由所有者发布,他人只能回贴发表评论。

泛社区,说的是将互联网上一切用户之间的互动式交流都看作是社区中的交流,把网站(交流发生的地点)看作是社区的载体。

这里,我首先打击一下泛社区的概念。互动并不是社区,特别是一些网站中弱化了人的角色,仅提供了发言评论的功能,这不是一个社区。例子很多,比如网站的评论区,比如明星Blog和众多评论者。这些交互方式中,信息往往是单向传递的,并没有真正达成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流。

BBS,是虚拟社区的一个初级形式,主要表现为有注册的用户,信息都是有发布者,用户可以藉信息找到发布者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用户关注的是和人的交流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答案。但是BBS中的交流颇具强制性,即版面为公共地区,在版面上发文就类似于公开演说,除非不看这个版面否则难以避免要接受这样的信息,由此导致了“广告泛滥”、“不雅言行”等问题。

Blog,拥有部分社区成分。主要是Blog所有者可以借Link、Trackback等方式和其他的Blogger发生联系,也即,Blogger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作者-评论者之间的互动才是一个社区模式。因Blog突出作者,弱化评论的特点,许多评论者若有独到的见解,更愿意采用撰写自己的Blog的形式加以表达,这就是雏形。

说了这么多,都是陈述,没有一个结论,实在是对不住看客。在上面的叙述的社区表现形式和参与者的述求上加以结合,有如下的一些发展思路:

BBS社区应当包含对文章作者(主体)的特殊照顾,即在社区交互中突出人的因素而不是话题中心。BBS社区应当有一个有效的评分机制,让好文浮现。

Blog社区应当注重作者之间的交互跳转,对作者增加方便的引用功能。在评论上,也因鼓励将评论写成Trackback的形式,鼓励更有价值的评论而不是简单的“好文,很有道理”这样的回复。

至于泛社区,我认为只要脱离了人这个中心,就不是社区。假若一个社区依靠的是人贡献的内容而不是那群人所创造的文化来吸引读者,那就会有无数的转载,无数的垃圾信息充斥,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探寻全站社区化的可能性

首先,这个站,指一个媒体网站,而社区化,指将整个网站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

为什么要社区化?社区化可以提升网站的粘性,可以让用户贡献信息,从而丰富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现在就先不考虑这个是否要社区化,单纯看看社区化的可行性。

内容管理系统(CMS)的设计和选型这里说了一些CMS的东西,大体上凑合可以作为这里讨论的基础。

归纳一下要求如下:

后台业务子系统管理(管理优先:内容管理):新闻录入系统,BBS论坛子系统,全文检索子系统等,针对不同系统的方便管理者的内容录入: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管理界面等,清晰的业务逻辑:各种子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等;
Portal系统(表现优先:模板管理):大部分最终的输出页面:网站首页,子频道/专题页,新闻详情页一般就是各种后台子系统模块的各种组合,这种发布组合逻辑是非常丰富的,Portal系统就是负责以上这些后台子系统的组合表现管理;
前台发布(效率优先:发布管理):面向最终用户的缓存发布,和搜索引擎spider的URL设计等……
其中说的业务子系统管理方面,主要涉及的是业务流程,而其他的和一个社区系统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是,一个CMS系统,实际上就是在社区系统上加入了业务流程控制。这个业务流程逻辑,应该是可以根据需求加以调整的,而并不是固化不变的。

这里就考虑,是否可以将社区作为媒体网站的底层,而在其上加入工作流等模块,使之可以适应媒体网站的需求呢?从社区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鼓励用户来贡献内容,社区体系(或者Blog)是一个比较好的体系。而在前端进行呈现,完全可以用不同用户贡献的内容加以重新整理实现。这里,我们将网络编辑的采编职责分离,采,即提供信息,通常意义上的记者;编,即社区中的版主,控制信息的呈现。这里,还涉及到对信息的归类整理,设置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层级关系。这个,主要是将零散的信息进行组合的需要,让信息可以通过多个Tag进行组合。用户在浏览某个产品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产品相关的其他信息。

关键点:

工作流在社区中的应用,让编辑、记者的工作可以在社区系统中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完成。
Tag的分析,评分机制。
强大的搜索和关联能力。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