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网状的互联网

我一直在思考,Wikipedia为什么成功。Wikipedia中用户的贡献动机之一在于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进而,这些用户显然都是作为普通的浏览用户在Wikipedia上获得了满足,进而才会进行贡献。因此,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是Wikipedia成功的关键。

通过Answers.com进行条目的横向对比,可以明显看出Wikipedia上的内容完备程度高,更关键的是有非常多的条目间链接。这些链接将相关或不相关的条目组合在一起,让阅读者更能查阅到所需信息。阅读者还可以通过Wikipedia上罗列的参考资料获得更加详尽的信息。

综合来说,Wikipedia更类似一个人力的搜索引擎,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信息加以组织整理,满足用户对关键词信息查找的需求。进而,关键词的数量增长是缓慢的,也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梳理的,缺点就在于庞杂的分类体系(Wikipedia也一直烦恼分类的规范化)。

同时,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往往依赖于直接简单的方式。所以,搜索引擎的出现帮了很大的忙,通常在互联网寻找资料的途径不外乎搜索引擎(首选),专业数据库搜索(比如很熟悉的期刊网),链接指向。(因此,如何让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向这些形式靠拢,以及如何让不同的搜寻方式更加易用,是值得研究的。这个话题以后找个机会说说吧。)

因此,通过关键词的节点,将信息组织在一起,对读者就更加方便了。互联网因为链接的存在才成了网,因此一个超文本系统,对网站的读者和设计者来说都非常必要。保持链接的相关性,能给读者更好的导航体验,吸引更多的点击数量,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

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

为什么要贡献?--用户贡献动机分析

首先,推荐参考资料。
The Economies of Online Cooperation: Gifts and Public Goods in Cyberspace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公共品,也即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在信息社会,资源是信息,而信息可以被复制,同时,信息通过一定的保护可以做到排他,但是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版权保护的MP3进行录制后进一步压缩),属于俱乐部品(Club goods,如有线电视)性质。因此,普通的商品经济原则将不再起作用。也即信息的生产者制造了信息(如贴了图,发了评论),消费者(使用者)一方并不能独占其信息,其使用完全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看视频等对服务器带宽等的影响暂且不考虑)。
礼品经济学(Gift Economy)指物品易主发生在没有明确交换协议的情况下。通常是投桃报李式的回报。这个时候,礼品拥有了“赠与者”的属性,通常接受者更关注是谁赠与了自己。所以,在描述的时候通常是“小王送给我的巧克力”,而不是简单的“巧克力”。交换是不确定的,用户通常不在意自己立刻可以获得回报,但是将来可能通过赠与树立在社区中的威望,从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
用户都是在做了BC分析后才作出最后的行动的,如果一个社区中少看到用户的互相回馈行为时,用户的贡献动机就会减弱。同时,用户若可以搭便车,享受其他用户的贡献而不必回报,则贡献动机减弱。比如,在BitTorrent软件中,下载完成就停止上传。因此,对用户可能需要有激励行为。Stumble是鼓励用户评价,之后根据评价的情况给用户进行推荐,这样用户就有评价的动力(自利)。del.cio.us也提供用户标签分类的功能,用户利用这个功能给书签分类,实际上是贡献给del.cio.us以标签数据,进而网站可以利用这个标签数据给用户进行推荐等。
而在一般的社区中,体现用户贡献的数量或者质量,突出贡献高的用户,依然是满足用户名望的述求,进而让用户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这样的运作方式多样,不一而足。
简要分析了用户贡献的动机以及可能的激励方向,核心还是在于用户进行BC分析的决策过程,其根本的目的还是满足了需要。贡献行为如何可以和其需要挂钩,是关键。

进而,一个好的社区,无不是在这个挂钩上做得出色。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Why Blog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Blog。写Blog给谁看?或者只是简单放在那里不在乎有谁来看?动机是什么?

有部分人的需求,是写了给自己的朋友来看,通过WLM等工具,朋友可以接受到推送的更新通知,这样自己写的东西容易被朋友看到,恰好的把握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和之前说twitter的时候一样,和好友之间不需要过分紧密的距离,只需要把东西摆出来,然后让有兴趣的人关注,进而,建立“对等的关注度”

还有部分人的需求,理所当然把互联网用户当作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写的内容就是需要被大家关注的,希望成名。他们的做法通常就是除了写Blog的时候加入trackback链接,以在浏览量高的blog上留名,更经常给他人留言,邀请人来关注自己。

还有部分人写给自己看,全然不希望熟悉的人看到,反而不介意陌生人的到访。毕竟,无法选择控制自己读者,有很多涉及到其中部分人的事情,不太方便在Blog上发表(我觉得这个是道德问题),如果真觉得值得一说,自然应该找一个私密的地方来写。以前这个就是日记,但是纸质日记越来越少有人写,而离线的日记容易丢失(特别在这个病毒泛滥,电脑质量也不牢靠的年代),放在线上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同时,可能还因为被陌生人关注,从而找到一些有共鸣的朋友呢?

还有部分人的需求是把Blog作为推广的平台,这个和第二类比较接近,但是他们一般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因而不需要自主宣传自己的Blog,只需要不断发表一些对读者胃口的观点看法,顺带宣传一些和自己私利有关的事情,这,类似于自媒体。或者,我认为这才是自媒体。

我自己算兼而有之吧,写给需要的人看,写给朋友看的都有,唯独不喜欢自说自话。

请问:您属于哪一类?若还有补充,请回复告诉我,非常感谢!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信息过载与信息分拣

信息过载是我考虑的前提。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但是,相比较,应该说有价值的信息的比例在降低。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在增加,成本在增加。因此,以后互联网信息产品需要提供给用户的不应该是“最多最全面”的信息,而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OK,这里涉及到的用户是怎样的用户呢?是那些要买手机,但是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型号,只会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手机”然后回车的大多数人。对我来说,当我不知道应该要找什么的时候,是最困惑和浪费时间的。

由此,对用户来说,需要一个“搜索助手”,让用户知道自己真正找的是什么信息,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现在的搜索引擎不是都有关键词过滤的功能么,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不会用。以及,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搜索什么关键词,可以返回足够数量的信息以便下一步分拣。

再看看被人诟病的Google Suggest,诚然,面对中文用户,这个产品比较失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Google Suggest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提示“搜索这样的关键词,可能可以获得你需要的信息”。毕竟,做选择题比做问答题简单得多。要多让用户“选择”而避免让用户回答过多的问答题。在搜索引擎里面不断尝试输入关键词组合,实际上就是回答问答题。

以前记得Google的搜索页面上可以排除某些不相干的搜索结果,从而使搜索结果更符合要求,不知道现在怎么没有了还是因为我的浏览器是Safari而不兼容。怯以为通过人工的判断加上机器的智能分析,可以对信息完成一个更好的分拣。

那么,一个比较好用的信息分拣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应该要是“过滤器”方式的,用户可以进行加入相关的内容,更换关键词,删除关键词等操作,而结果需要快速显示出来,不需要每次都“提交”。同时还应该有来源的过滤,排除特定的来源,增加某些来源的权重等等。

这样的搜索方式,在垂直搜索中可能有一定的用处,同时,在社区的海量UGC搜索中也有用武之地。分析用户本身的行为,从而对其贡献的内容进行分类。

“我只需要看到我想看到的东西。”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